金秋假期、秋游让秋冬之交旅游市场“升温”
日期:2025-11-26 10:24 浏览:

新华社上海11月24日电(记者陈爱萍)随着天气变冷,每年国庆节后到接下来的元旦、春节期间,国内旅游往往相对“平淡”。但今年,随着多地探索实施秋假、雪假促秋游活动,金秋旅游的热度进一步扩大,冬雪旅游也提前升温。上海乐高乐园近期出现家长客流“小高峰”。公园门票连续几天都卖光了,乐高乐园酒店也经常爆满。据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统计,随着11月中旬这一周浙江多个城市开始“TA假期”,浙江到园游客较前一周增长200%,浙江已成为近段时间乐园最大的游客来源地。乐园还推出了一系列全新冬季主题活动,迎接长三角乃至全国有孩子的家庭。 11月22日,家庭游客在上海乐高乐园放松玩耍。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秋假期间,宁波游客陈爱萍一家人来到上海。他的儿子刚上小学,就以主题公园为主。 “相比暑期、中秋等高峰期,这次出行效果非常好,游客没有旺季那么拥挤,但上海本地的旅行团也很多,到处都是热闹、热闹。”郭杰说,孩子们放秋假,我休年假,然后周末。另外,天气晴朗,我和家人一起去长三角散步。这是一次很好的经历。周中周末秋游团成群结队,亲子游客络绎不绝周末、秋假——这是上海许多主题公园、文化博物馆、科普人群区的景象。长三角多地金秋假期期间,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共接待江浙游客6万余人次,主要来自宁波、嘉兴、杭州等城市。两家配套酒店持续爆满,酒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%以上。随着电影《疯狂动物城2》上映在即,位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首个“疯狂动物城”主题乐园推出全新配套活动,吸引家长和孩子前来“打卡”。浙江金秋小长假前后,上海欢乐谷游客量同比增长70%。在上海科技馆、上海自然博物馆和上海天文馆两个分馆里,一群群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家庭。我们的学习、学习和秋季挤在一起。上海自然博物馆“龙吟九州·中国恐龙展”火爆;上海天文馆定期延长每日开放时间,并开展更多研究科学活动,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。 11月18日,人们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玩耍。新华社记者陈爱平摄“今年11月份通过旅行社预订上海主要主题公园的亲子客人数量甚至超过了10月份的传统旺季,而江浙地区是主要的旅游资源区。”上海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,金秋假期还拉动了游学、文博等主题旅游的火爆,并联动机票、酒店等产业链消费增长,有效地带动了游学、文博等主题旅游的热度。秋冬之交,激活传统淡季市场。今年9月发布的《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》提出,探索设置中小学校春秋假期,增加旅游、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。多地根据当地特色安排放假时间,受到家长和家庭的欢迎。四川宣布实施中小学春秋放假制度后一周内,携程平台上四川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39%。新疆阿勒泰地区将于2025年12月1日至5日迎来当地中小学生首次冰雪假期,进一步推动冰雪旅游的普及,备受关注。业内人士建议,为宣传春秋洒红节持续刺激旅游消费,不同地区要更多依靠自身资源禀赋,结合季节气候、景观特点,推出“错流内容”的旅游产品和服务,吸引不同类型业态、不同地区的游客。建议在时间上探索“区域高峰上升”,避免不同地区春秋假期时间完全重叠,确保热门旅游目的地能够获得相对持续、均衡的客流,更大程度地保证游客体验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家俊等建议,为了获得秋假、秋游、雪假等“假日红利”,文旅企业应进一步细化产品分层,探索针对不同学龄儿童及其家庭推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,不断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,充分释放非日常出行潜力。
编辑:吴方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