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力金融评论: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,以新供给
日期:2025-11-06 10:40 浏览:
党的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。作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大部署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。提出“新需求带动新供给,新供给创造新需求”,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。大国经济以内需为主。市场是当今世界最具吸引力的资源。强大的国内市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基础。数据显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.1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8.3万亿元,年均增长5.5%。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。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,我国经济保持年均5.5%的增速,内需功不可没,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.4%。这充分说明,没有强大的国内市场,就没有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。我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,增长潜力巨大,内需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稳定之锚。 “十五”期间,我国战略机遇与风险与挑战并存,不确定、不可预测因素明显增多。外部环境越是激烈复杂,越要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,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,以稳定的内需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。y 国内周期。我国人口超过14亿,是世界上最大的收入群体,人均GDP超过1.3万美元。超大市场潜力巨大,扩大消费升级蕴藏重大机遇。进入从物质社会向消费服务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,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6.1%。与发达国家相比,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。从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,到坚定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振兴,再到不断提高人民经济保障水平,消费潜力将不断释放。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过程,也是新需求带动新供给、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过程。以新能源汽车为例。近年来,我国获得了汽车电动化、智能化发展机遇,通过创新技术显着提升了产品行业的性能品质和整体竞争力。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近140万辆跃升至2024年的超过1300万辆。同时,得益于绿色低碳理念的普及,绿色生活成为社会新趋势,新能源汽车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。到2024年,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140万辆,比“十三五”末的492万辆增长五倍多。聚焦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,契合消费升级大趋势,依靠技术突破、场景变革、品质升级开辟消费新蓝海,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如何提升职位消费与投资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如何?关键是要延长电梯,提高效率,畅通流通。一方面,要坚持民生效益和促进消费、物投资、人投资紧密结合,扩大全周期内需。比如,推动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,培育了“周期转新”的供需关系,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,也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。到2025年,以旧换新带动产品销售额突破1.7万亿元。另一方面,要打破僵局和封锁,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,清理汽车消费、车辆认证、招投标、政府采购等方面不合理严格措施,全面纠正竞争格局,全面释放市场竞争压力。我国超大型市场的红利。当前,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,消费升级趋势明显。我国产业发展影响力和全产业链优势不断凸显,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加快。要协调好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,通过增收减负增强消费能力,完善消费基础设施,让居民“消费、敢消费、愿消费”。我们将以培育新生产力为抓手,推动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、模式变革,增强供给对需求的灵活性和适应性,必将为我国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编辑:舒梦清